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壚上村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盡心竭力,患上白血病后仍為村里工作奔忙的事跡經新聞媒體報道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也牽動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心。
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在患上白血病后,不為病魔所屈服、不為病痛所拖累,依然憑著一腔工作熱情、一顆赤子之心,為村里的工作四處奔忙,把自己的青春、心血無私地奉獻給自己的崗位、熱愛的事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青春奉獻之歌。
張廣秀的事跡感人至深,讓人為之動容、為之落淚,引起了中央領導人的肯定和關注,是每一名大學生村官學習的榜樣、追趕的標兵。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同志的事跡很樸實、很感人。她全身心為村民服務,身患重病不忘本職,用真誠贏得了大家的認可。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給張廣秀和大學生村官論壇執委會回信,充分肯定張廣秀熱愛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希望廣大大學生村官向張廣秀學習,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做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大學生村官。中央領導人給予張廣秀極高的評價,不僅僅是對張廣秀一個人的褒獎,也是對大學生村官群體的肯定,更是對每一名大學生村官的激勵和鞭策。
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從2008年開始,用五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選派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本身是一項新鮮事物,難免有的人心存疑惑,有的認為大學生村官是“花房的花朵”,怎么能在適應農村的艱苦環境;有的說大學生到村任職不過是一個“跳板”“過渡”,到農村鍍鍍金就飛走了。有的則言剛剛走出校門的“毛頭小子”到了農村能干什么,充其量只是一個擺設、一只花瓶,等等。總之,對大學生村官的質疑之聲,時有時無。大學生村官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正名。
農村一線認干不認說。大學生村官只有干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業績,才能贏得各級干部群眾的認可和肯定。一批肯實干、作風硬、靠得住的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一線顯身手、創事業,有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的,有引進致富項目的,有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大學生村官得到了基層群眾的初步認可,工作業績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
不經歷風雨怎么會見彩虹。農村一線舞臺大、機會多,是大學生施展才華的練兵場,歷練人生的大學校。農村一線條件艱苦、情況復雜、矛盾層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樣的環境,才能經歷風雨、磨練意志、增長才干,干出一番驕人的業績。
付出總有回報,播種定會收獲。大學生村官張廣秀正是靠著自己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干事,不圖享樂、不求回報,贏得了信任,獲得了肯定,也是為每一名大學生村官的做人、做事樹立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