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張近東辭職開起一間200平方米的小門面店,他一手創辦的蘇寧電器演繹了一段連鎖傳奇。他也在資本市場上“一炮走紅”,蘇寧鋪就的全國網絡讓資本市場趨之若鶩。
競爭對手的并購戰車讓家電連鎖的混戰變成“單挑”。但是,在“我要走自己路”的宣言下,張近東仍然堅持著“蘇寧節奏”。
“把企業做大是每一個企業和企業家的追求,但憑什么做大,做大以后再怎么進一步做得更強大、更長久,是擺在中國許多大型零售企業包括家電連鎖企業面前的一個問題。”2008年,在張近東的語境里,任何關于“并購”的話題最終都會被演化成這樣一場關于企業發展的宏觀討論。
“蘇寧今年內將新建200家門店。2010年,要以香港為橋頭堡,走向國際市場。”張近東在談起蘇寧的三年規劃時說。但是,看得見的門店建設只是張近東規劃的一部分,在他看來,與追隨競爭者的腳步相比,遠見和縝密無疑更為重要。
“蘇寧的發展是有預見性的,信息系統改造、物流基地建設、連鎖門店發展等這些重大決策都是數年前制定的發展規劃。”張近東表示,如今蘇寧的許多決策都是圍繞當初的規劃而進行的,普通的行業變動不能影響蘇寧既定的發展規劃。而他也相信,這種模式才能讓蘇寧在未來“馬拉松”競爭中勝券在握。“中國家電連鎖業以規模化發展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拐點,即邁入后規模化時代,業內企業必須開始考慮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2010年,蘇寧將開始進入國際化市場,香港將成為蘇寧國際市場的橋頭堡。”在最近舉行的中國家電連鎖論壇上,面對眾多媒體對其并購大中錯失良機的追問,張近東再次以他穩健的風格闡釋著“蘇寧節奏”,一如當時名至胡潤富豪排行榜零售行業首富和央視年度經濟人物時的從容。
他深諳“錢聚人散、錢散人聚”的道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部下,因持有蘇寧的股份也都紛紛成了身家千萬的富翁,他有一支拼命工作的“富翁團隊”。也許正因如此,蘇寧的管理團隊一直比較穩定。
“從來都沒計算過我個人的財富,紙上財富不代表任何東西,我關心的只是企業的發展、員工的收入和納稅。上市后的蘇寧是社會化的蘇寧,而不是我個人的蘇寧。我最大的財富是企業的員工和團隊。”
在張近東寬敞的辦公室里,有一面墻被裝飾成一幅世界地圖,他說,看著地圖可以對蘇寧的發展思考更深刻,他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沃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