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沂源北安樂村走出來的周峰,容不得有人“坑農”“害農”“傷農”。
在肥料行業,不少企業的賺錢秘笈就是養分含量缺斤短兩:國家標準50,我48;國家標準70,我65。一般來說,少一個標準的養分含量,一噸肥料就能多賺70元人民幣的“昧心錢”。
周峰擔任董事長、總經理的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出肥料,但自打進入這個行業的第一天,他就給自己立下“軍規”:泰豐源的肥料要高出國家標準3個含量。從2010年至今,泰豐源銷售了6萬多噸肥料,向農民讓利1200萬元。
43歲的周峰與“農”有緣。十多年來,這個從小山村走出來的苦孩子,在農業電視廣告中挖到第一桶金后,開始涉足苗木、農藥和肥料,先后創辦了山東匯豐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盡管雪球越滾越大,但周峰的心思從未離開過“三農”。他幾乎跑遍了山東所有的“農字號”高校院系和科研院所,發現農民缺科學、缺技術、缺項目,而許多專家的科研成果卻躺在象牙塔里睡大覺。于是,周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做農業科技的二傳手,把科技成果轉化到鄉親的錢袋里。
重茬病,又稱連作障礙,是因同一地塊連續栽種同一種作物而形成的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絕產現象。據了解,我國目前有5億畝耕地受到重茬威脅。得知山東省林科院牛贍光等三位博士研發的泰寶抗茬寧破解了重茬難題,周峰主動登門,邀請他們技術入股,聯手創辦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通過對枯草孢桿菌原粉發酵、加工,生產出了能明顯減輕化肥依賴,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高活性微生物肥料。2011年3月21日,枯草芽孢桿菌新產品拿到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鑒定證書。11位國內專家認為,該項目達到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這一新技術已應用推廣200萬畝,為社會增加效益7億多元,并先后獲山東省和淄博市科技成果大獎。短短兩年多時間,他們擁有國家發明專利8項,新型肥料證10個,其中20億/克生物菌劑獲國家唯一登記,比國家標準提高10倍。“當同事告訴我,我們的產品應用推廣達到200萬畝,為農民增收7億多元時我興奮得把手機都摔了。”周峰說,“做企業,這才是我最想要的。”
“一邊倒”是一種果樹高產栽培技術,果樹結果快、產量高、質量好、投入少。為了讓好方法與好品種“抱團打天下”,周峰把山東農業大學果樹專家姜運茂教授研發的櫻桃新品種“岱紅”與壽光果樹專家的“一邊倒”果樹栽培技術捆綁推廣,先后應用于10萬畝果園,當年栽樹,提前兩年結果,三年進入豐產期,不僅解決了櫻桃“雨后裂果”的難題,還為果農增收10億多元。
眼下,山東泰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山東省唯一新型微生物多功能肥料(企業)技術中心等多項殊榮。但周峰并不滿足,經過清華大學EMBA班深造,他想得更多,看得更遠。他說,泰豐源生物科技要爭取5年內上市,通過多渠道融資,建成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生物技術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