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鄄城土布制作工藝

臨沂柳編工藝品制作現場展示

楊家埠木版年畫展臺
作為山東民間藝術的代表作,濰坊風箏、臨沂柳編、菏澤土布等七門“老手藝”昨日起集體亮相中國美術館,成為國家藝術殿堂的開年第一展。與以往手藝作品展示所不同的是,此次展覽并不僅僅呈現工藝品本身,主辦方還通過相關文獻展示、手藝人現場演示以及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展示了這些“老手藝”作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創新路徑。
作為中國美術館的開年首展,此次展覽以“手藝農村”為主題,集中對山東濰坊、臨沂、菏澤3市的7項手工文化產業的調研成果進行展示,涉及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風箏,臨沂柳編、紅花鄉中國結,菏澤曹縣桐楊木藝、鄄城土布、巨野農民工筆繪畫等有代表性的手藝產業,包含了產業發展、理論研究、設計創意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此次展覽由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主持的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成果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設計藝術院、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承辦,濰坊、臨沂、菏澤三市市委宣傳部協辦。
據介紹,自2006年以來,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就帶領“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項目組,就山東農村手工文化產業展開調研,先后考察了58個縣市、137個鄉鎮、285個生產專業村,就37項農村手藝項目進行了深入研究,特別將濰坊、菏澤、臨沂3市9個品類的農村文化產業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并就構建中國“手藝學”學科開展了深入研究。
據悉,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1月20日。
希望這些“土玩意兒”
能喚起我們的記憶
潘魯生談山東傳統手工藝:
希望這些“土玩意兒”
能喚起我們的記憶
“文化的價值在于它的生存,因為它本身就是生活。我們曾認為那些‘土玩意兒’己退出時代,但它們又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獲得了再生。老祖宗創造的文化,而今又有多少能傳給子孫后代?這就是我們這代文化人的責任。”——談整理“老手藝”的使命
“對中國這個有著悠久的手藝文化歷史、在現代化進程中又經歷著急劇轉型的國家而言,手藝是一種傳承演進的活態傳統、是本土文化譜系,亟需開展理論研究和系統化的建構”。
——談“手藝”學科的必要性
“希望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能有一些意象、符號給人以觸動,喚起內心深處屬于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感動。所以,在借鑒年畫創作的現代門神作品中,傳統圖像得到再現和新生,形成了今日現實生活與往昔景觀的映照!薄剛鹘y手藝的現實功能
■ 新聞延伸
傳統手工藝成財富增長新引擎
別看風箏不值錢
一年賺回三千萬
一只風箏只賣幾塊錢,一張年畫只賣幾分錢,但是在濰坊楊家埠,這兩樣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卻帶來了成百上千萬的產值。昨起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成果展”顯示,山東“老手藝”早在2009年產值就突破了一千億,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帶動了上百萬人口就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創收
總產值已破千億元
手藝產業效益凸顯
作為傳統手工藝大省,山東具有豐富的手工技藝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目前,山東手工藝行業共有企業4300余家,從業人員近200萬人,2009年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其中,農村手工文化產業帶動150萬農村人口就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以濰坊楊家埠風箏產業為例,楊家埠村民自明代起從事風箏副業生產沿襲至今,現有風箏從業戶80家,從業農民550人,2009年扎制風箏650萬只,實現產值3300萬元。同時,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村民們在繼承祖輩傳統刻版、印畫技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農村文化產業,F有從業戶30家,從業農民150人,2009年印制年畫7500萬張,實現產值570萬元。
創業
給力現代設計產業
拓展新的產業空間
“當代文化產業發展已經深入到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整理和開發中,不僅有‘高科技含量和資本密集’部門,也有‘高傳統技能含量和勞動力密集’部門,所以很多國家重視傳統手藝的保護和產業化發展……”潘魯生向記者介紹,不僅日本、韓國較早設立了保護和發展政策,像加拿大這樣的移民國家也設有“國家手工藝年”,在世界范圍內,手工藝的文化和產業價值已經受到普遍關注。
在潘魯生看來,手藝產業既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為設計產業提供有力支持。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產業形態,手工藝發展必須與當代設計創意建立緊密聯系,設計創新不僅需要科技的支撐,也需要文化資源的運用,進一步實現傳統手藝資源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使“老手藝”產業與現代設計產業對接,形成中國特有的文化產業模式。
創意
風箏造型飛上首飾
老手藝煥發新容顏
“手工藝產業應立足當代文化價值理念,繼承傳統造物思想和造物元素,創新產品,創意當代生活方式,提高產品藝術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潘魯生認為,傳統手藝中包含的符號、圖式、紋樣等可以作為審美元素得到再造和應用,有助于激發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同時,作為造物智慧,手藝中包含的生態理念、人文情懷也可以在現代設計和創意中得到闡釋和發揮,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有助于形成新的表達和共鳴。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這些創新的手工藝品既有柳條制作的時尚燈具,也有柳條繞成的個性手表眼鏡,還有風車樣式的桐木書架,風箏造型的首飾,既面向當代生活需求,又包含了深刻的手藝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