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雙優民營企業家、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勝啟
瑞泰之光耀沂蒙
——記中國雙優民營企業家、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勝啟
摘自《山東工人報》2009年3月27日三版 本報記者曹振恒 通訊員徐平 張明泉
雖然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追求利潤,但成功的企業家應該首先是慈善家,絲毫不能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王勝啟
題記:樂善好施,在中國民間被稱為“行善”和“義舉”,它與同情、正義、善良、熱情等優秀品質密切相連,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歷來把幫助別人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提倡以真誠的同情心,主動去幫助和解救那些處于危難和困境中的人們。這種幫助,不計親疏,不圖回報。人們把幫助別人當作崇高的義務,也在幫助人的過程中獲得幸福,使自己的精神、道德得到升華和完善,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董事長王勝啟在這方面作了最好的詮釋。
樂善好施 至德天地 源于他根植的禮儀之邦
臧克家詩云: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同樣,有的人很富有,而他只剩下錢;有的人很貧窮,他的世界卻有愛。比爾.蓋茲將自己一生的財富化作慈善,財富人生從此轉彎,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慈善家,為公益事業奔走。當然,他還是很富有,他不但依然令人仰慕,還多了一分慈祥。
古訓說:窮者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倘若每個人心中都能懷揣著一份愛,讓愛滿人間,讓樂善好施成為我們一種習慣,讓惻隱之心成為我們一種心情。我們活著,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我們在索取的同時,也應懂得感恩。當我們遭遇不幸,或者生活窘迫,不要怨天尤人;當我們自己變得富有時,我們也不能忘了反哺社會。
王勝啟出生在蒼山縣蘭陵鎮順墩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所在的家鄉----蒼山縣蘭陵鎮,是一個擁有3000年歷史文化的名鎮,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名人輩出,可謂英才濟濟,代涌人杰。黃帝時期,作字的倉頡,造律頭的邱穎,春秋時期,魯太史左丘明、魯國大夫季文子、編著《大學》和《孝經》的一代宗圣曾子的祖輩以及列孔子門下的“七十二賢”的高柴等古圣古賢都出生在這里。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儒學大師荀況兩任蘭陵令,《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譽名鐵筆的清代進士王思衍,當代新文學運動的文壇慧星王思玷等歷代名人為古蘭陵奠定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正在撫育一代又一代蘭陵人,真可謂是群星璀璨,英雄眾多。這些彪炳青史的蒼山兒女在中華民族的不同發展時期都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證,在王勝啟的心中也深深的留下了歷史的烙印,使這塊古老的土地不斷閃爍出耀眼的光芒,也正是這些歷史的烙印才孕育了他化育天下的美德,也正是這樣一個禮儀之邦才培植了他至德天地的品行。
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公司創建于2001年元月,是一個相對年輕的企業,目前已形成擁有三個石膏礦井,年生產能力70萬噸,年產值3000萬元、年上交稅金500余萬元的大型石膏礦井,有力的支援了當地建設,成為石膏礦區有口皆碑的一個大企業、好企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勝啟現為臨沂市人大代表、臨沂市工商聯執委、蒼山縣第十二屆黨代表、蒼山縣工商聯副會長、蒼山縣慈善總會副會長、蒼山縣商會副會長,曾榮獲中國雙優民營企業家、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十大功勛人物、山東省自主創新優秀企業家、臨沂市十大杰出企業家、臨沂市道德模范、振興沂蒙勞動獎章先進個人、臨沂市工會促進再就業工作先進個人、蒼山縣誠實守信模范、蒼山縣經濟工作先進個人、蒼山縣2007年度十大經濟人物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公司成長壯大了。王勝啟自然也富有了,成了一個當地有名的富商。但他的思想境界仍和從前一樣,那就是多為廣大群眾著想。他從創業之初,就一直堅持自己的商業經營思想。他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取自社會,用于社會。”這一富有哲學意義的經商之道,也是瑞泰石膏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訣之一,2007年蒼山縣成立了慈善總會,他率先捐助20萬元慈善基金,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表揚,并當選為蒼山縣慈善總會副會長;去年又向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600萬元,成為捐款超過500萬元為數不多的企業之一,這足以證明了他樂善好施的優良品行。正因如此,王勝啟的名字在蒼山大地越傳越遠,瑞泰的良好形象與日俱增。
濟困扶危 奉獻愛心 源于他高尚的道德觀念
濟困扶危是一種符合社會公德要求的社會互助行為。它具體表現為對生活陷入危困境地的人進行扶助、救濟。“如果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給予別人幫助,而自己又能夠收獲心靈的美麗,我覺得這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也是世間最高回報的投資。”這是王勝啟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王勝啟自幼家庭貧困,上到初中便下學了,因此在他心中教育是至高無上的,他的兩個女兒研究生畢業后先后安排在國家公安部、臨沂市公安局工作,這足以說明他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為此,他關心教育、關愛學生。學生王偉是蒼山縣蘭陵鎮南橫山小學一名學生,2005年5月身患障礙性貧血,幾年來在校廣大師生的幫助下,王偉帶著病弱的身體,斷斷續續完成他的學業。可是就在他臨畢業的前兩個月,他的病又復發了,通過方方面面的關系王勝啟了解到了孩子的病情已非常嚴重,王勝啟勸王偉的家長不能再拖,需要馬上住院治療。王偉的父母一臉的無奈,說手術費需要三十萬元,要有錢也不等到現在了,只有拖到哪天是哪天了。不!孩子的病不能再等了,他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救王偉,一定讓他重返校園”,此話既出,一諾千金。30萬元對于在農村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王勝啟就與學校的王校長動員社會募捐,他首先帶頭捐了3萬元,對于剛剛起步的瑞泰山公司來說,已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在王勝啟的倡導下,功夫不負有心人,資金終于湊齊了,王偉得到了新生,如今已升入初中就讀。
對上級要求的各類希望工程,王勝啟更是慷慨解囊,附近村莊的貧困學生考上大學,均有他的救助款送到門上,少則5000元,多則10000元。附近村莊的學生李靜,10年寒窗考取了夢寐已求的大學,但家境貧寒,父母無力支付高額學費,是他資助1.5萬元讓李靜圓了大學夢,順墩村下崗職工王桂平、王翠平兄妹倆父母雙亡,無依無靠,他義務承擔了這兄妹倆的上學費用,每年約10000元。另外,近幾年王勝啟出資20萬元幫扶貧困戶40余戶;每年春節期間關心孤寡老人,為村莊殘疾人捐贈糧油、財物折款達到15萬余元。今年10月份,王勝啟又捐款30萬元資助蘭陵鎮中心敬老院建設。另外,附近村莊農民砌墻蓋房,或有事相求,王勝啟總是滿口答應,隨即安排。王勝啟的這種一心付出、不求回報的行為深受周圍村莊村民的愛戴和稱贊,
數字雖然是枯燥的,但從這一組組數字中,我們感受到了王勝啟一顆誠摯的愛心,在他的思維里,唯有高尚的道德之歌在吟吟傳唱。
熱心公益 資助家鄉 源于他崇高的社會責任
不可否認,任何企業都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蒼山瑞泰石膏有限公司在經營上非常注重成本概念,提倡永遠艱苦創業,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浪費。但是王勝啟對投資、捐助社會公益事業,從不吝惜。王勝啟認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同時應該是一個慈善家,絲毫不能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這是因為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任何經營都是對社會資源的總體性運作,從一定意義上說,經營企業就是經營社會,不管他自覺與否,擁有資本并使用資本的人,他是在支配著一份社會權力。因此,企業家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無數事實證明,企業的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多大的胸懷,做多大的事業,只有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通,時刻把普通老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才能使自己人格不斷得到升華,才能獲得事業的最大成功。
近年來,王勝啟堅持以“讓礦區群眾過上好日子、礦區道路實現村村通、礦區村莊優先致富”為己任,苦心經營石膏公司,將贏利的資金大批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尤其幫扶村莊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改變村容村貌、改善人民生活,用真心、真情回報社會。
自2006年5月份省、市、縣部署民企幫村活動以來,王勝啟內心深處就涌動著一股要改變礦區群眾生產生活的急切情感,他常說這樣一句話:“自己富裕起來不是我人生追求的目標,讓礦區群眾生活好起來才是我一生的夢想”,為此,王勝啟積極配合全鎮百村幫扶活動的實施,在注重效益的同時,關心社會公益事業,解決群眾疾苦和生產生活困難。公司召開了中層領導動員會議,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一致認為,瑞泰公司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得得益于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當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要很好的回報社會,反哺為民,把幫村助民當成自己的神圣職責和義不容辭地義務,真正列入企業的辦事日程,在研究企業發展地同時,研究、部署幫村助民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標準、有檢查、有考核,真正把幫村助民活動落到實處。瑞泰石膏有限公司所幫扶的董塘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村民耕地面積少,人均只有1.5畝,2005年時人均純收入剛剛2500元,村里2006年計劃為群眾硬化村內大街,解決村民生產、生活問題,可是需要投資40余萬元,村集體收入少,又不能向村民攤派集資,實在是無力完成這個任務。王勝啟知道這件事后,心里很是著急,經過考慮后,一個計劃陡然在心中形成:要投資為董塘村搞公益事業,讓全村村民過上干靜、舒心的日子。計劃反復醞釀后,王勝啟及時找到村干部,與村干部坐在一起協商解決修建硬化村內道路事宜,先后參與召開村支兩委干部會議、村民代表會議、黨員代表會議、村民大會,最后一致通過。全村老少爺們欣喜若狂,為瑞泰公司這種慷慨解囊、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動,道路動工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到了工地,干的熱火朝天、熱鬧非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條條整潔、氣派、總投資46萬元的村內道路呈現在村民面前。
為了幫助欠發達村盡快脫貧致富,王勝啟堅持把幫扶結對村發展集體經濟放在工作首位,千方百計幫助選項目,找路子,幫助建立符合自身條件和特點的經濟效益比較好的項目,為發展集體經濟打好基礎。幾年來,瑞泰公司發揮石膏礦產資源這個優勢,先后在董塘村、順墩村合資興建了兩個石膏礦,積極幫助村民發展石膏加工業,石膏運輸業以及礦山開采業,共安置了508名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1200萬元,每戶人均收入2500元。具體是:(一)石膏加工業,從資金、設備、原料等方面提供支持,幫助村民建石膏加工廠一座,石膏制板廠一座,兩廠共安置農民就業40人,人均純收入兩萬元以上。(二)石膏運輸業。支持幫助當地有條件的村民,發展個體運輸業,目前搞運輸戶的有10多家,年收入超過10萬元。(三)礦山采掘業,全礦井職工468人,工資收入達500萬元,人均1-2萬元。通過上項目,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壯大了集體經濟,為兩個村的村民盡快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地不少群眾深有感觸地說:“沒有鎮黨委這個‘紅娘’,沒有瑞泰石膏有限公司這個‘親家’的關懷和引導,就沒有我們這個落后村這么快的脫貧致富。”這也道出了開展“百企幫村”活動以來,不少欠發達村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心聲。同時,王勝啟積極參與礦區路道路建設,他先后出資260余萬元,用于礦區“和諧”路建設、幫扶董塘村、大李莊村、順墩村的村莊規劃和村內公路的硬化、亮化、美化、綠化。
好多感人的故事在瑞泰發生,好多贊美的語言在王勝啟的耳畔響起,濃濃愛心在禮儀之邦、荀子故里--蒼山縣蘭陵鎮大地上盡情灑播。我們相信,蒼山縣瑞泰石膏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勝啟在以后的歲月中,仍然一如繼往的將“樂善好施、濟困扶危、熱心公益”作為人生的座標,作為一生追求的價值觀,用心經營公司、誠心回報社會、愛心灑遍人間,瑞泰之光也將熠熠生輝,濃濃愛心之花將在蒼山蘭陵大地上遍地開放。
后記: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樂善好施”推崇為美德。名醫張景岳就曾說過:“欲壽,惟其樂;欲樂,莫過于善。”這是很有道理的。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良好的情緒可以使生理功能處于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機能,引發各種疾病。而善良是美好心境的“興奮劑”,馬克思說:“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暗淡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這種富有意義的“善行”,不僅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劑”,而且是養生健身的“營養素”。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十分注意加強這方面的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