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12月13日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共山東省委原副書記,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王修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0年12月7日在濟南逝世,終年66歲。今天下午,王修智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濟南殯儀館舉行。
王修智同志逝世后,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 王剛、 王樂泉、王兆國、劉云山、李源潮、張高麗、俞正聲、喬石、朱镕 基、李瑞環、宋平、尉健行、曾慶紅、吳官正、羅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丁關根、姜春云、李鐵映、許嘉璐、胡啟立、郝建秀、李繼耐等同志,通過各種形式,對王修智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中組部送了花圈。
今天,濟南殯儀館第一告別廳莊嚴肅穆,王修智同志的遺體安放在鮮花叢中,上面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紀委和濟南軍區、省軍區、省武警總隊的領導同志姜異康、姜大明、劉偉等,住濟全國人大常委韓寓群,省和濟南軍區的老同志趙志浩、陸懋曾、韓喜凱、宋清渭等,省直機關黨政干部,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各市和各界群眾代表,王修智同志的生前友好和家鄉東營市及廣饒縣的代表等,前往殯儀館為王修智同志送別。
濟南軍區司令員范長龍、政委杜恒巖,中央部門和外省(區、市)的領導同志及老同志張全景、楊衍銀、胡振民、金炳華、楊傳堂、吳愛英、高昌禮、陳建國、宋法棠、劉家義、劉振亞、賀敬之、于友先、劉勝玉、黃興國、陳光林、王懷遠、馬忠臣、王國生、郭聲琨、趙克志、張慶黎、張毅、張文臺,省里的老同志蘇毅然、梁步庭、李振、李春亭,濟南軍區老同志劉冬冬,省直部門單位和各市黨委、政府等,也通過不同的方式對王修智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王修智同志是山東廣饒人,1945年4月出生,1969年9月參加工作,1980年1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任省革委會生產指揮部辦公室辦事員,省政府辦公廳綜合處科員、綜合室副主任,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委副秘書長,濟寧市委副書記、濟寧市市長,濟寧市委書記等職。1998年4月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98年11月任省委常委、秘書長,2000年12 月任省委副書記、秘書長,2001年1月任省委副書記,2005年1月任省委副書記、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2005年7月任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2009年7 月退休。王修智同志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修智同志在幾十年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并為之奮斗終生。在省政府工作和擔任省委副秘書長期間,他深入調研,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在擔任濟寧市主要領導期間,他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黨建與經濟工作兩手抓兩手硬,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負責省委宣傳部工作期間,他注重加強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建設,促進了全省宣傳文化、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他擔任省委常委、秘書長期間,緊緊圍繞省委工作大局,大力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出主意當參謀,主動抓好溝通協調,為省委決策部署和實施有效領導發揮了重要作用。
擔任省委副書記期間,認真做好分管的各項工作,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建立健全信訪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督促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擔任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期間,他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推動新形勢下全省政協工作開展、推進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付出了積極努力。離開領導崗位后,他仍然關心全省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為推動全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了大量工作。
王修智同志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黨的事業無限熱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工作高度負責,兢兢業業。他勤于學習,思想敏銳,勇于開拓,善于總結實踐經驗。他牢記黨的宗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善于合作共事,作風深入扎實。他為人正直,胸懷坦蕩,公道正派,顧全大局,團結同志。他清正廉潔,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王修智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的一生。
王修智同志的遺體于今天火化,骨灰將安放在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