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作文,1947年出生,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職稱,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國家級大型企業南山集團的締造者。歷任前宋村第三生產小隊隊長、玻璃纖維廠廠長、新華毛紡廠廠長、新華紡織總廠廠長,南山集團總經理、總裁、董事長。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前宋村黨支部書記、南山集團黨委書記。
作為南山集團的領航人和總設計師,他帶領南山人艱苦創業,經過近30年的奮斗,把一個260戶人家的小山村,發展成為經濟實力雄厚、社會文明進步、生態環境優美、群眾安居樂業的現代化“花園式城市”,為探尋民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南山集團前身是龍口市東江鎮前宋村。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前,地處山區的前宋村,村前群山起伏,土地貧瘠,人均七八分農田,房子是傳統的“三間半”,人是純粹的莊稼漢,村是地道的小山村,許多人靠外出干零工、當小販串鄉來增加收入。“要吃前宋飯,得拿命來換”這首流行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歌謠,是前宋村當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前宋村人的命運從1978年開始改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的春風撥動了前宋人的心扉。時任前宋村第三生產小隊隊長的宋作文敏銳地認識到:僅靠幾畝山嶺薄地,只能維持吃飯的生計,農民要想擺脫貧困,就必須發展工副業。從此,創業致富的帷幕在南山的土地上拉開。宋作文先是帶領老三隊興辦工副業干出了名堂。到1986年,三隊固定資產達到5500萬元,全隊56戶人家,家家住進統一建設的別墅式小樓。1987年,宋作文眾望所歸的當選為前宋村黨支部書記。
接下來,前宋村的發展在領頭人宋作文的帶領下一浪高過一浪。1989年,南山集團成立,走上了投入、發展,再投入、再發展,大投入、大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陸續打造出鋁業、紡織服裝、旅游、教育四大產業鏈。1999年12月南山鋁業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12月南山紡織服裝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經國家批準成立南山集團財務公司。它標志著南山集團開始向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運作,為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戰略目標夯實了基礎。
30年來,依靠黨的改革開放、強國富民的好政策,宋作文帶領南山人發揚“崇尚奉獻、追求卓越”的南山精神,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將昔日的小山村發展成為位居中國企業500強前列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
基于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宋作文先后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優秀農民企業家”、“山東省勞動模范”,并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被農業部授予“全國鄉鎮企業家”稱號,還被評為“影響中國民辦教育界十大領軍人物” ,在2006年10月,第六屆全國“村長”論壇會上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杰出村官”。并于2003年和2008年成功當選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盡管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頭頂多項光輝,但這位南山集團的掌門人依然很低調。他很少出席各種活動,即使出席活動也是坐在后面;他很少接受記者采訪,在媒體上他的報道極為少見。
宋作文的低調,是他的豁達、超脫使然。從小小的村莊走出去,到足跡遍布五洲四海,宋作文閱人無數,也經歷過太多的歷練,“閱盡風雨知滄桑”,多年的風雨滄桑,練就了他的豁達、超脫。不慍不火、從容篤定、超然物外,這種無數人所期望超越的精神境界,在宋作文身上得到充分展現。一心為民的品質加上豁達、超脫的個性,他自然成為南山集團眾望所歸之人。
“富裕沒有頂。”在談起未來發展時,宋作文經常會念叨這句話。現如今的南山人在他的帶領下,始終以“追求發展、永無止境”為信念,堅持四個文明建設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高點定位、開拓創新、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觀念,把南山集團打造成百年企業、百年品牌,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