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結婚的錢種了樹苗
一行行綠油油的小樹苗長得郁郁蔥蔥,有云杉、速生柳、山桃、白皮松……這里就是屯留縣路村鄉老軍莊村大學生村干部李翔的美人秧園藝綠化創業基地。
在基地,記者見到了這位25歲的年輕小伙子,他畢業于太原理工大長治學院,現任老軍莊村黨支部副書記。
當談到當初搞創業基地的想法時,李翔說:“目前農村缺乏有知識的人,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覺得我有責任和義務為農民服務,而創業能讓更多的農民獲得就業的機會。”
為了搞苗木種植,他把父母積攢多年原本打算給他結婚用的10萬元錢都投進去了。如今占地20畝的苗木培育基地上栽培著側柏、油松、云杉等常用綠化苗木和部分花果苗木,長勢喜人。
“小書記”辦起雙語幼兒園
“這個娃可能干哩,為村里辦起了雙語幼兒園。”在屯留縣河神廟鄉跑馬嶺村東口,提及村黨支部書記王東,眾村民都豎起了大拇指。這位25歲的大學生村官是全縣294個行政村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
記者在村雙語幼兒園看到,二層小樓每層六七個房間,一層是教室,二層則是孩子們睡午覺的地方。王東說,村子周圍沒有一家比較正規的幼兒園,為了發展早期教育,他辦起了雙語幼兒園,目前共有150名“學生”,他還專門聘請了幼兒教師。
背后
行走在屯留縣,記者不時被這里激勵大學生村干部的做法以及大學生“村官”們展示出的精、氣、神所感動。
縣委組織部長金所軍自豪地說,為確保大學生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目前屯留已初步建立起一套“選、育、管、用、勵”的五位一體機制。在這一機制的激勵下,大學生村干部已成為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