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礦長張運憲帶領全礦干部職工堅持實施科技興礦戰略,不斷提高礦井裝備水平;狠抓精細化管理,夯實安全基礎,增加企業效益;同時推行人性化管理,為職工創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他用心血和汗水謀得了鹿洼煤礦安全、穩定、和諧發展。企業2009年銷售原煤12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05億元,實現利稅3.8億元,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單位”、“全省煤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安全質量標準化一級礦井”、“山東省煤礦安全雙基建設先進單位”、“安全程度評估7A級礦井”;張運憲本人也先后被評為和授予“山東省勞動模范 ”、“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 “濟寧市十大杰出(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市煤炭行業優秀礦長”等榮譽稱號。
實施科技興礦戰略 提高礦井裝備水平
2009年,張運憲礦長全面實施了科技興礦、人才興企戰略,積極開展了“創建學習型企業”活動。
首先是加大安全投入,提升裝備水平。按照安技措資金提取和使用規定,鹿洼煤礦每年足額提取安全費用,并建立安技措資金專款專用制,根據發展規劃,制定方案,用好用足專項資金,使安全費用發揮更大作用,礦井安全裝備得到整體提升。2009年,全礦安全專項費用達到了1310萬元。
二是采取激勵政策,鼓勵技術創新。該礦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聘任和職稱補貼。充分調動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組織科技攻關,推進技術創新。該礦結合礦井實際,開展了首采區提高開采上限研究工作,試采面1316⑴工作面采煤18萬噸,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延長了礦井的服務年限。該礦在二、四采區泵房通風道設計中,充分利用4301聯絡巷,縮短掘進進尺600多米,把本應布置在巖層中的巷道改在煤層中施工,降低了施工難度,節約了資金,縮短了工期。
四是引進先進設備,提高單產水平。改變回采工藝,由高檔普采改為綜合機械化采煤法,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程度,使工作面月單產達到7萬噸。
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礦井信息化水平。該礦裝備了安全生產監測監控系統、泵房自動化遠程控制系統,天氣預警預報系統,組建了井下百兆工業因特網,完善了KT105井下無線通信系統。新的數字化遠程安全調度監控指揮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實時、動態、智能、綜合化監測監控,打造了先進的調度控制平臺,有力地促進了安全高效礦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