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華仁藥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繼特瑞德之后,青島第二家、山東第三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在之前兩年多的沉寂期后,青島企業上市逐步駛入“快車道”,背后的原因,除了企業的融資渴望,還有政府的強力推動。
上市后備資源猛增
8月25 日上午,華仁藥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交易首日,上漲 55.33%,成交3236萬股,募集資金7.38億元。
“這是繼特瑞德之后,青島第二家創業板上市企業。”青島市發改委資本市場發展處相關負責人王洪賓介紹,“ 特瑞德上市,募集資金8億元,對于那些處于上升期、急需資金的企業起到了示范作用,以華仁藥業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加大了上市的工作力度。”
在此前于青島召開的中國創業板C28 高峰論壇上,天人環境、海泰鍍膜、高次團粒等幾十家有上市意向的本地企業前來“取經”,上市熱情顯而易見。
據王洪賓介紹,目前,青島的上市后備資源已從去年的20多戶猛增到目前的150多戶。
青島投資網資深顧問郝志勇分析,雖然之前兩三年青島少有企業上市,但是青島并不缺乏上市的企業資源,尤其是大量民營企業經過前期發展,技術相對成熟之后,開始需要資金支持實現跨越發展。
民營企業將成上市主力
據了解,截至目前,青島共有上市公司19家,其中多數為國有企業,與許多國內同類城市相比,青島民營企業的上市數量要少許多,不過,這一局面目前正在改變。
“現在,青島的擬上市企業和上市后備資源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可以說民營企業已經擔負起企業上市的重任。”王洪賓介紹,“ 經過多年發展,青島已經聚集了一大批成長性強、技術含量高的民營企業,其中許多已經達到上市標準。”
“不過,目前擬上市和作為后備資源的民營企業主要還是集中在制造業。”王洪賓介紹,“下一步,青島將重點挖掘和推動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上市。”
據了解,針對以民營企業為主的上市梯隊,青島明確策略,確定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青島企業上市的突破口。
企業上市背后的政府推手
在中國創業板C28高峰論壇上,青島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奇給出了今明兩年青島企業上市的具體時間表:“今年,將推動3家企業上市,明年翻番,爭取推動6家企業上市。”
王洪賓表示,上述目標并非“豪言壯語”,而是已經列入工作計劃,“按照正常進度,漢河電纜有望9月份過會,年底之前敲鑼。目前,海豐航運正在籌備第四輪聆訊,不出意外,將于10 月份在香港上市。這樣,加上剛剛上市的華仁藥業,今年將實現3家企業上市的目標。”
青島企業上市呈現的快速增長勢頭,除了企業的融資渴望,政府的推動也是重要原因。下一步青島將從三方面推進企業上市工作:一是對已上報材料的企業和擬上報材料企業,采取專人負責,跟蹤服務;二是從政策層面尋求突破,制定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三是進一步挖掘培育上市后備資源,形成“上市一批、審批一批、儲備一批”的梯次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