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只為黨旗紅 (八)
在李鳳德的感召下,南村的黨員干部紛紛發揚舍小家顧大家的風格,積極投身到集體企業的建設中。共產黨員鞏慶明低價承包了正壯飼料公司的廠房、辦公樓、宿舍樓等工程建設任務,為村里集體節省了大批經費;共產黨員劉振峰從事皮革加工,表示愿意為正壯飼料公司無償提供豬大油一年。村民高春生高薪受聘于一家房地產公司,當村里邀請他回村創辦星港房地產開發公司時,二話沒說就趕了回來。他負責的項目已創收100萬元,但至今沒領一分錢的工資。
“咱不吃虧誰吃虧,咱不奉獻誰奉獻,”這正是對李鳳德的真實寫照。
“發展目標是一種動力,一種鞭策,更是一種承諾。如果才承諾兌現不了,還要我們這些兩委成員干什么!”在不同的場合,李鳳德不止一次地對兩委成員表露自己發自肺腑的心聲。“謀劃大思路,構筑大框架,實施大投入,實現大發展”——在這個總體發展思想指導下,南村干部群眾在李鳳德的帶領下,引進大項目,開發新項目,搞活老項目,形成了干事創業、加快發展的濃厚氛圍。兩年總投資1.6億元,集體固定資產翻了5番。李鳳德上任之初制訂的發展目標,逐步變成了現實。
2005年,南村集體收入猛增至670萬元,于上一年相比,增長了10倍;2006年,南村集體收入突破了1000萬元大關,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2007年,南村集體經濟列車在快車道上將會奔馳得更加迅猛,預計集體收入將超過3000萬元,人均收入過萬元。南村集體經濟迅速崛起壯大,改變了南村人的傳統思維方式,南村跨入到現代文明的新時期。
這兩年,南村喜事連連:2005年10月,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南村正式由行政村改建為社區,村委改建為居委會,李鳳德任居委會主任。南村人世代夢想的城里人身份變成了現實。居委會成立這天,縣人大、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前來揭牌,與南村的父老鄉親共同分享這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