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湖北荊州寶塔灣有漁民在賣魚,旁邊豎著“珍惜生命 遠離危險”的警示牌。去年10月24日,三名大學生為救溺水少年就是在這附近落水的。
■ 核心提示
他們原本是漁民,當有人溺亡后,他們會被召集起來,談妥價錢后打撈遺體。去年10月24日,發生在荊州的3名大學生為救溺水少年遇難事件中,打撈人員一共收取了3.6萬元撈尸費。
“天價撈尸”將人們爭議的焦點引到撈尸人這個群體。
據調查,今年6月中旬,荊州市漁政部門引導經常參與撈尸的漁民成立“水上應急救援隊”,以規范收費價格和撈尸服務。救援隊中的成員還是以前的那些撈尸人,但是,救援隊是怎樣的一個組織,具體由誰來監管?貧困家庭無力支付遺體打撈費用怎么辦?這些暫時還沒有確切答案。
截至目前,長江上的撈尸生意仍在繼續。但是,救援隊一直遲遲未正式掛牌。
王守海的平靜生活,在8月18日被一張照片打破了。
他被許多人認為在打撈遇難者遺體時“挾尸要價”。
兩天后,各地的電話和訪客紛至沓來。“打撈時我沒有談價錢”,王守海開始難以應付,“累死個人了,每天說這些事情。”
王守海所說的“這些事情”,發生在去年10月24日,荊州沙市區寶塔灣,3名大學生為救溺水少年遇難,打撈人員一共收取了3.6萬元的撈尸費。
如今,距離“這些事情”已過近一年,長江荊州段的撈尸生意仍在繼續。
記者調查得知,今年6月中旬,荊州市漁政部門建議和引導經常參與打撈遺體的埠河鎮三八村村民陳新、王守海等人,成立“公安縣水上應急救援隊”,以規范收費價格和向貧困家庭提供成本價的撈尸服務。
但這一救援隊,遲遲未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