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11月 14 日上午,周日,臨沂市統計局干部魏永有些頭痛,他瞞著家人,到醫院輸完液,又跟往常一樣來到市人口普查辦公室工作。
下午3 時,同事劉向東看他臉色不好,勸他回去休息,他說:“不行,下午還要上報匯總數據。” 劉向東說:“ 那你在沙發上躺一會兒吧。” 3時 47分左右,撲通一聲,魏永從沙發滾到地上。 急救車很快趕到,但終未能挽留住這個年僅34歲的年輕生命。
34 歲,人生最燦爛、最壯美的季節;34歲,建功立業的黃金時期;34 歲,正是盡孝道、享天倫的幸福時光。然而,他卻倒下了,倒在為之傾灑全部熱血的沂蒙大地上,倒在為之奮斗不息的統計事業上。魏永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近日,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向魏永學習的通知。
魏永走了,走得如此突然。“他太累了。”同事王軍未語淚先流。10月份以來,尤其是入戶登記開始后,人口普查實行 24小時值班制度。魏永全身心撲在普查工作上:培訓近 4.2萬個普查小區的標圖骨干,發放30多種、百余噸普查表格及物資,每天要上報數萬筆人口普查匯總數據……繁重的工作透支著這個年輕人的身體。
“魏永是個不畏困難,勇挑重擔的人。”臨沂市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統計局局長莊惠超說。這次人口普查,臨沂承擔了省級綜合試點任務,擺在試點面前的第一道難關,是對首次運用衛星航拍的地圖進行地面建筑物邊界劃分和圖上標識,保證建筑物準確界定和不重不漏。魏永主動請纓,把這個活攬了過來。
憑著大學的相關知識,結合影像圖,對照其它參考資料,魏永在電腦方格網上將建筑物、單位、團體、人群一一標注清楚,接著,組織培訓全市的識圖標圖人員,白天集中授課培訓,晚上給部分學員“開小灶”。培訓結束后,魏永還利用雙休日和業余時間跑到各區縣進行指導。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魏永白天黑夜拼命苦干,終于按時、 保質完成了全市12個縣區及3 個開發區、4萬多個小區建筑物的標識任務。
未說先笑、樂于助人,這就是同事劉向東眼中的魏永。劉向東回憶說,2005年,那時魏永的工資只有700來元。一次,市統計局組織到沂南縣岸堤鎮塘子村和李家莊子村開展扶貧活動,把幫扶物資送出后,魏永紅著眼睛,又悄悄掏出 100 元錢塞給老鄉。“魏永人善良,不管是獻血還是各種扶貧,他都出工出力,從沒落下過。”
“ 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但是,能將自己的生命留存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仿佛就長了一些。我們要謹記:視人民為父母,為人民服務乃天職。”這是魏永在日記中寫的《重讀〈為人民服務〉有感》。
抱著丈夫的日記,魏永的妻子趙艷忍不住流淚。由于工作忙,魏永常常不能按時回家吃飯。在他離世前的一個星期,只和家人一起吃過一次飯。趙艷萬萬沒有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家庭聚餐!魏永是一個值得愛的人,趙艷的母親做手術,為避免生褥瘡,需要每兩個小時翻一次身,魏永定上鬧鐘,每兩小時起來一次。“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有愛心,有孝心,對誰都這樣。給母親、岳母買按摩錘;給父親、岳父買剃須刀……”趙艷噙滿淚水,哽咽著說不上話來。
魏永是獨子,年邁的父親至今無法接受兒子已經走了的現實。年初,他做了腎和脾切除手術,住院兩個月里,兒子白天上班,晚上到醫院陪床。兩個月下來瘦了 20多斤,“ 不該啊,該我替兒子先走……”老人眼神暗淡,盯著兒子的照片,喃喃自語。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 魏永,只是一個孝順父母、疼愛妻兒、工作認真負責的普通人,就是這么一個普通人,卻把平凡做到了極致,溫暖感動著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