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12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多所大學兼職教授……今天下午,擁有多個頭銜、剛剛領回省長質量獎的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桂玉來到大眾網直播室,與網友暢談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的問題。訪談期間,他表達了以創新科學技術保證高品質生產的觀點,闡釋了“質量就是生命”的經營理念。作為一個建筑企業的領導者,他還多次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站在農民工的立場上說話,為農民工們爭取漲工資、接受技能培訓等切實利益。
關心質量:質量就是生命
“質量就是生命!”在訪談中,張桂玉用這樣一句話來詮釋“質量”二字的分量,并且說這個分量在建筑行業尤其重。
張桂玉進一步解釋,建筑行業的產品開發是很龐大的,跟電視機、手機、服裝、食品等別的產品都不一樣。特別是一些開發的公共建筑,都是牽扯到千家萬戶的問題,天元建設在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視質量,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以使產品達到高品質標準,來滿足用戶和社會的需要。
張桂玉透露,獲得本次山東省省長質量獎,天元建設靠的是近60年來摸索出來的經驗和思路。其中,“以創新科學技術保證高品質生產”便是其中一個法寶。
張桂玉向網友介紹,各個行業基本都在提倡“創新”這項工作,天元更是如此,每年在創新上都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力。近年來,天元積極參與國家重點項目的科技攻關,初步形成了企業的科技創新體系,并提出在未來5~10年,在新型建材、建筑節能等7個重點領域、29項關鍵課題進行研發。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天元也很務實。張桂玉舉例說,承建施工的天元商務大廈工程,針對施工工期緊,專業工種多,新材料、新設備多的特點,先后解決了超長超大混凝土一次澆注、超長圓弧結構定位放線、屋頂玻璃消除安裝應力等技術難題,應用了建筑業十項新技術中的八個大項,而正是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保證了工程的質量目標,并且主體工程比原計劃提前120天封頂,節約鋼材170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就達350萬元。
張桂玉認為,通過科技含量的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可以達到了一個新的標準和高度。
關愛農民工:他們期待更多陽光照耀!
“沒有金剛鉆,干不了瓷器活!”這是兩年前張桂玉在全國兩會上,為農民工爭取技能培訓機會時所說的一句話,而這只是他力爭讓“陽光”照進許多農民工生活的一個開始。
“農民工的權益急需得到切實保障!農民工期待更多陽光照耀!”張桂玉的疾呼,漸漸轉化為科學的行動,他利用身為建筑商的資源,通過參與調查研究和專題調研活動,積極了解基層職工群眾的真實想法。他發現,盡管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花大力氣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但僅靠行政手段,往往是清理了舊拖欠,又出來新的拖欠,沒有從根兒上解決問題。為此,他曾提出了“關于從源頭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議案”。議案詳細指出了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根源是建筑施工企業工程款的巨額拖欠,特別是房地產開發項目和地方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工程款的巨額拖欠,直接導致形成了開發商或建設單位拖欠施工企業工程款,施工企業又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怪圈”,這是惡性循環。張桂玉建議治標治本,加大對項目建設資金的審計監督,防止資金不到位就招投標的情況。
張桂玉還認為,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外出務工不只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自身發展,這對農民工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他從自身的企業做起,給農民工諸多接受技能培訓的機會,讓許多農民工成了天元建設的“土專家”。
從勞資市場上來看,作為雇傭方的建筑商,怎么會一直替被雇傭方的農民工說話?
訪談中,張桂玉對這個問題作了解答。他認為,撇開自己的人大代表身份不說,僅僅作為一個企業家,就應該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去經營。農民工是一個弱勢群體,也是建筑產業的構成者,作為一個企業的老板,就要替這個群體去考慮,要力主保護整個行業的大發展。而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更需要帶頭把這項工作做好,不但自己做好,還要呼吁全社會都要做好,都關心到這些弱勢群體。
關注貢獻:五年產值200億,年招400大學生
在訪談最后,這個曾經承建過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北京星火科技大廈等地標的大型建筑企業老總,向網友訴說了他們未來五年的規劃:“五年后達到產值200億,每年平均吸收400名大學生,讓廣大員工收入更高,讓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更大。”張桂玉相信,借助本次省長質量獎的鼓勵和鞭策,這些目標的實現都不用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