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10年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獲獎企業代表,得利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于瑞波作客大眾網,接受了本網記者的專訪。于瑞波說,省長質量獎申報的過程也是“得利斯”不斷落實、實施、改進企業管理的過程,在獲獎的同時,企業在管理上也受益匪淺。同時,于瑞波表示,得利斯將堅持“制欲感恩”的準則,立志于成為中國農業產業化的典范 。
感言:質量得飛越,“申獎”幫大忙
“申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的過程,也是我們得利斯的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今天下午,在訪談一開始,于瑞波便向記者說起了在申報“山東省長質量獎”的過程中,得利斯獲得的諸多“好處”。
于瑞波說,在申獎的過程中,得利斯獲得了雙豐收,如今不僅拿獎,而且產品質量也取得了突破。他介紹說,以前產品在出廠以前質量都能完全控制,但一旦到了流通環節,就不好控制了。針對這個問題,得利斯去年申請了商務部的一個“冷鏈物流項目”,投資4000多萬新上了冷藏車、終端的冷柜設施,包括在IFIG技術在物流系統的應用、溫度傳感器等等,應該說這些措施保證了產品從原料一直到終端消費者的全程的質量控制。此外,企業還通過強化生豬基地建設和基礎研發等使產品質量得到了提升。
于瑞波坦言,從一年前的“提名”到今天“獲獎”,得利斯產品實現了新跨越,感謝“省長質量獎”。
揭秘:小豬出生帶耳標,科學生產保質量
對于網友非常關心的得利斯的生產線,于瑞波詳細地介紹了從生豬到火腿全過程。
于瑞波說,得利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從最初生產肉制品,向前延伸到生豬屠宰,再延伸到良種豬繁育、飼料加工,現在消費者在終端買到的每一根火腿,都可以通過食品安全追溯體系進行核查,通過追溯條形碼就可以查詢到這個產品是來自于哪個農場的哪一匹豬。
他進一步說,在小豬一出生的時候就會被帶上檢測耳標,這個耳標便伴隨它的一生,記錄它的用藥、健康狀況、飼料情況。到屠宰環節,工作人員又把這個信息輸入電腦,然后在屠宰過程中的質量指標又轉化成一個扁擔鉤,記錄屠宰體系的情況;到流通環節這種記錄又轉化成溫度傳感器,到終端就轉化為條形碼,一直追溯到屠宰、一直到豬的檢測狀況。
堅守:原料同等看價格,價格一樣重質量
近兩年,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在質量和效益博弈的天秤上,得利斯是如何去平衡的呢?
面對記者的疑問,于瑞波說:“原料同等的時候要價格便宜的,價格一樣要質量好的。”于瑞波用最通俗的語言表達了得利斯的“質量觀”。“關鍵你是追求做一個長遠的企業還是追求做一個短期企業,是追求長遠利益還是追求短期利益,我們得利斯企業的愿景是做百億企業、百年品牌”。在他看來,質量和效益不應該是矛盾的,是相統一的,之所以現在出現一些矛盾,主要是企業的價值定位。
于瑞波介紹說,得利斯剛剛創立的時候就創立了“基本法”,那就是他們的廠訓“仁義禮智,莫欺蒼天”。
暢想:“制欲感恩”,作農業產業化的典范
“如果說談到夢想,談到發展,我們還是要以吃為核心,”談到企業的明天,于瑞波說,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得利斯已經建立了肉食品、農業、畜牧和生物四大科技平臺,另外還有一個博士后的科研工作站,但在未來,得利斯的發展還是將以食品為核心,緊緊圍繞農副產品深加工做文章。
“以吃為核心,向下延伸,向下延伸這也是為了吃得更好、更安全,更有品質。”于瑞波說,得利斯向上延伸要發展良種豬的繁育,要有好的豬種,安全的豬,保證生產出更高檔的食品;向后延伸,我們要把農副產品,繼續用科技把它深加工增值,做成健康產品,做成生物醫藥產品,然后再向餐飲、向物流、農產品物流體系發展,構建一個大農業、大食品的產業體系。得利斯的理想是做一個中國農業產業化的典范企業。
同時,于瑞波還用他們的廣告語表達了得利斯的祝愿,他說,“但愿人長久,相伴得利斯”寓意就是想把企業做得長久,食品工業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是伴隨著人類共同存在的產業,所以我們也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對社會、對消費者的美好祝愿,也表達了企業的美好的憧憬,“制欲感恩”是得利斯的生存理念,堅持感恩(消費者)的思想做市場是他們始終堅持的準則。
于瑞波語錄:
我們對“質量”的內涵是營養、安全這四個字。
顧客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積累的。
先是一個生存理念,制欲感恩,這是我們的一個準則。